fbpx

咖啡輕旅行 ∣ 漫步在茶之道~尋覓阿里山莊園咖啡

阿里山是每一位台灣人從小到大都曾到訪過的地方,也是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旅行時首選行程之一,除了有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眾多的自然景觀與生態外,更有壯觀的日出、雲海、森林小火車可欣賞,若喜愛爬山、健行等活動這裡也有許多登山步道能走走,因此每逢假日都有著大批人潮前往阿里山遊玩。

接近傍晚時的景色與茶園

過去阿里山以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無汙染,空氣良好,造就出茶葉獨特的茶水與香氣,因而打響了阿里山高山茶的知名度,前往阿里山台18公路上便能見到山坡處滿坑滿谷的茶園,以及道路上琳瑯滿目的商家在販售阿里山茶葉,而近幾年由於全世界精品咖啡的崛起,許多茶農利用自身的農改技術與山區環境、地理、海拔等優勢,紛紛將部分茶園改種植咖啡樹,讓阿里山咖啡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有些咖啡莊園結合民宿與咖啡經營,來此住宿外也可以順訪咖啡莊園,並深入了解咖啡農如何從栽種咖啡樹到後製處理成為一杯香醇的咖啡。

咖啡輕旅行的第一晚住處

我們這趟咖啡輕旅行除了規劃很多咖啡行程外,其餘吃住的部分都很隨性當下才做決定,甚至連住宿都是前一天才訂房,第一晚所入住的民宿很巧的便是以茶葉起家後來改種咖啡結合民宿的宿瓦納咖啡茶屋,民宿下方的山坡就是一整片咖啡園可提供房客前往參觀,除此之外,宿瓦納還有不插電咖啡DIY活動可預約體驗。

阿里山|宿咖啡茶屋
電話:05-2561702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9鄰樂野301-8號(台18線64.4K)
營業時間:09:00-16:30(每週二公休)
備註:不插電咖啡DIY體驗需提前預約

這趟行程之所以會安排咖啡輕旅行的主要原因是要去參加2022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暨生豆媒合會活動,這場堪稱台灣精品咖啡一年一度的盛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地區咖啡生豆評鑑比賽,阿里山咖啡莊園的品質被公認為全國最佳的產區,不單是農民種植水準與後處理技術相當高,由於阿里山地區氣候與環境的優勢,生產出的咖啡豆品質每年都不斷提升,因此讓全台灣咖啡業者會如此重視這場評鑑比賽。

活動前一週評審團就開始杯測入選的咖啡莊園生豆

出發前看著天氣預報梅雨季的到來,深怕3天的輕旅行都要雨神同行,第一天早上從桃園開車前往嘉義時,果不其然高速公路正下著傾盆大雨,但在中午抵達阿里山位於樂野的民宿時天空卻隱約出現了太陽,我和UU便決定趕緊把握機會到附近的健行步道走走,藉此為明天咖啡評鑑試飲做個調整心情的準備,我們隨機打開地圖查看附近有什麼古道或山可以爬,發現距離民宿不到5分鐘車程就有一條迷糊步道,登山口的位置也恰巧就在隔天生豆媒合會對面,抱著出門散步順便視察的心情便走入這條讓人迷糊的步道。

迷糊步道
迷糊步道北側入口→(0.8K,20分鐘)→樂米吊橋(西側入口)岔路→(0.8K,20鐘)→茄苳巨木岔路→(0.7K,20鐘)→迷糊步道南側入口(米洋吊橋)

迷糊步道原稱米洋溪步道,全長約2.3公里,登山口旁即有阿里山鄉公所的免費停車場與公共廁所,算是個相當友善山友的配置,可想平常應該是蠻多人會來此處健行,進入步道後馬上就會經過樂米吊橋,沒有陽光的天氣走起來相當涼爽,過了吊橋後步道旁則是長滿高又長的竹林,不時會看見步道上有離開木棧板的小徑,那是附近居民採收竹筍所走的路,從迷糊步道走到底可接往另一頭的福山古道,這條古道在過去是樂野、來吉、十字村等部落原住民前往達邦的道路,步道全程約5公里,入口處就在樂野的福山部落。

馬路邊有著大大的迷糊步道登山口路牌

走到中間約莫一半的距離時就感受到這條步道和我們想像的有所落差,整段路程是以人工鋪設好的木棧板步道,走起來少了原始山徑的親切感,更惱人的是陰魂不散的蚊子大軍,就連在行進間移動時我們也被叮了滿是包,於是和UU討論走到地圖上所標示的一處景點茄苳巨木就折返。

回程的路上看著時間和天氣都還很充裕的情況下,我提議再去走一條附近的步道,於是找到了石棹步道群,這條步道位於阿里山公路的石棹附近,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原有的步道再做整理,推出6條別具特色與各有不同景致的親民步道,6條步道都有獨立的出入口且都能開車抵達,因此可選擇自行想要走的那一條步道,由於剛剛蚊子大軍的陰影未散,所以我們決定走海拔最高的茶之道,希望能順便欣賞阿里山的茶園景色。

石棹步道群
入口處位於阿里山台十八線公路63.5K處。
霧之道(原石棹步道,長880m)
茶之道(長1030m)
雲之道(原杉林步道,長700m)
霞之道(長530m)
櫻之道(長990m)
以及愛之道(長1040m)
由以上六條步道共組而成。

茶之道剛開始同樣是走在竹林裡的木階梯步道上,穿過竹林後會來到整片綠油油的茶園,此時景色不再被遮蔽住,可以看到對面連綿不絕的山頭和隱約的藍天,繼續往上則會走入高聳雲天的杉林裡,結果走著走著我們卻意外來到了樂野山的山頂,路徑旁還有一顆森林三角點,山頂周圍都是筆直的杉木林特別幽靜美麗。

整片綠油油的茶園

樂野山又名九層巃坪山,標高 1679M,以這個海拔高度來說真的是相當親民且容易抵達,比起剛走過的迷糊步道,茶之道的林相變化豐富許多,同時還能順路登頂樂野山可說是一舉兩得啊!

在茶園內瞭望對面群山

從6年前開始爬山時,就培養出喜歡在山林裡品嚐咖啡的享受,也因此習慣了無論爬什麼樣的山都會攜帶著咖啡器材,只要在行程與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隨時都能在山上沖一杯咖啡喝,明天要參加的阿里山咖啡生豆評鑑活動正好就是在樂野部落舉辦,而樂野也是阿里山相當有名的咖啡產區,趁著這天難得的機會能在樂野山頂沖咖啡喝,也算是相當符合這趟咖啡輕旅行的精神,我馬上拿出背包裡的桌椅和咖啡器材,準備來一場山頂下午茶的儀式,沖一杯手沖重溫山林裡的咖啡風味。

在筆直的杉木林下沖煮咖啡

品嚐完咖啡後天色也漸漸變暗,我們迅速收拾完準備下山尋覓晚餐,如果說阿里山充滿著多元生態環境與大自然樣貌的話,那我想這邊最缺乏的應該就是好吃的食物和有特色的料理了,尤其平日沒有遊客時傍晚許多店家甚至不營業,使我們只能隨便找一間熱炒吃,即便如此,今天仍然是充實的一天,不僅走了兩條步道還登頂一座山,並享受到山林咖啡,結束這完美的一天。

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暨生豆媒合會

這次咖啡評鑑賽目的主要在於讓阿里山在地咖啡農相互交流與學習,並透過評審團隊與咖啡杯測師的測試評比,進而提升阿里山咖啡的品質,不僅能提升台灣咖啡產業也同時為地區和咖啡農創造更大的競爭力與進步。

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分為三個評鑑

1.精英咖啡交流賽品質評鑑
2.後製邀請賽品質評鑑
3.生豆媒合會

精英咖啡交流賽

是由15位專業咖啡評審團隊所組成感官評審團,評分標準引進國際評鑑制度,採用SCA國際咖啡組織杯測表格進行評分,分數必須達80分以上,才達到精品咖啡等級的標準,從初賽到複賽再進入決賽一共分為四組處理法(水洗處理組、蜜處理組、日曬處理組、藝妓組),每個組別再個別挑選出特等獎、頭等獎、金質獎、銀質獎等四大獎。

後製邀請賽品質評鑑

阿里山咖啡生豆後製邀請賽,是由優勝咖啡莊園以及咖啡業者共同聯名烘培出咖啡豆的成果,並於活動當天提供咖啡給參加者試飲評比,再由現場票選出特別獎、優選獎、人氣獎等三個獎項。

生豆媒合會

媒合會則是活動當天的重點評鑑,主要是讓參加的咖啡業者透過杯測試飲的評比方式現場搶購咖啡生豆,唯有得獎生豆須以競標的方式來購買,而每次最少需購買5公斤生豆,杯測一共分成7輪的咖啡組別,每一輪大概有30杯咖啡要評比,同樣是依照不同的處理法去做分組,也就是當天每一輪都試飲的話約有200多種的咖啡品項要做評鑑。

第一次參加生豆媒合會的我,在前兩輪水洗與日曬的初賽組別都因為太慢決定而沒搶到喜歡的咖啡豆,有些業者只光聞咖啡乾香就直接到舞台前購買,而我自認嗅覺沒有這麼敏銳,則都是到啜吸階段才能透過味覺與口腔來判斷風味是否滿意,所以也就導致會比其他人慢一步,終於在第三輪時成功挑選到一支來自樂野的蜜處理生豆,這也是我目前買過單價最高的生豆了,順帶一提,今年競標最高價的咖啡生豆是由日曬組的特等獎:鄒築園所標出,競標價52萬元/5公斤,畢竟這是來自台灣阿里山產區的得獎競標咖啡豆很合理吧!

阿里山咖啡之旅,從第一天走入迷途步道,再到茶之道順訪樂野山頂手沖咖啡喝,接著第二天參加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與生豆媒合會活動,雖然我不算是全職的咖啡業者,但也算是半隻腳踏進咖啡領域中,能夠藉由這次的活動讓我對台灣咖啡產業以及阿里山咖啡莊園有更深入的了解,期待往後每年都能安排一趟咖啡輕旅行與尋覓阿里山咖啡莊園的深度之旅。

未完待續…

Alex

喜愛山與咖啡,第一次爬山將整套手沖器具帶上百岳,站在3000公尺海拔,即使空氣稀薄,仍感受到現磨咖啡豆的香氣四溢,就算身心疲憊,能夠品嘗一杯現沖咖啡仿佛得到精神來源,從此愛上在山品嚐咖啡的享受。
個人品牌『Go Alone Together Cafe』結合咖啡與登山兩大興趣,並假日空檔於桃園石門山賣咖啡。

發表者:Alex Huang

Hike your own hike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