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哈盆古道∣野營消暑秘境~夏日爬山戲水趣

每到炎炎夏日心中都會有股衝動想跳進冰涼的溪水裡讓身體降降溫,尤其在夏天爬山僅僅只是走一小段路就很容易全身爆汗,這時如果能夠抵達溪水旁紮營玩水,那會是非常棒的夏日消暑行程。

哈盆古道整段路會經過許多大小溪流

哈盆古道

哈盆是指泰雅語hbun「河川合流的地方」,位於新北市烏來區南勢溪上游主流與支流的匯流處,這裡也是烏來區福山村和宜蘭縣員山鄉的交界處,全名為「哈盆越嶺古道」,過去是泰雅族大嵙崁群從大甲溪上游遷徙到烏來山區的社路,曾經是泰雅族人漁獵的傳統獵徑,自烏來舊哈盆部落到宜蘭縣員山鄉,由泰雅族人狩獵而走出此山徑,日治時代經由日本人修建為巡防線,設置隘勇駐守的警備道越嶺路,並藉此道路運送木材,爾後因颱風使得福山、哈盆間的往來便道遭受嚴重破壞,舊哈盆部落便遷離此處。

台灣亞馬遜河

哈盆古道是台灣少數低海拔原始闊葉林的區域,故有「台灣的亞馬遜河」之稱,此處蘊藏許多豐富動、植物,全區為雪山山脈主、支稜所環抱而成的盆地,有南勢溪上游哈盆溪與蘭陽溪上游粗坑溪流經東西兩側,哈盆溪位於南勢溪上游的一條小支流,是許多魚類、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生息環境 。為保護重要原始闊葉林,避免人為破壞,農委會也將該區設置為「哈盆自然保留區」,終點是哈盆自然生態保護區的「福山植物園」,保護區需事先申請才能進入。

路途中驚見有趣景象,許多蝴蝶停留在一株植物上採集花蜜,上網查才知道名為「淡黃竹蓀」含有腸胃刺激物。一旦進食,六小時內會有食物中毒現象,如嘔吐、腹瀉、腹痛及噁心等,患者於數小時至數天才復原。

交通方式

中壢→國道1→國道3→新店交流道→台9線→台9甲線→烏來區

信福路→福山村→福山一號橋→哈盆古道登山口

哈盆古道入口位於福山一號橋後約2K處,目前無大眾運輸交通可抵達,僅能自行開車前往,路途會經過烏來老街,需要採買補給都相當便利。

行程規劃

DAY1

08:30登山口出發→10:00崩塌處→11:00杉木林→11:30過溪→12:30古道5K下切→ 13:00匯流處過溪→13:30古道6.5K中餐→14:00搭天幕躲雨→14:30返回匯流處→15:00紮營

DAY2

10:00匯流處出發→10:30古道5K→11:00過溪→11:30杉木林→12:00崩塌處→ 13:00登山口

古道一處原始杉木林區

一般前往哈盆古道的山友們多半是從烏來福山村入山,再由原路折返,若重裝野營則會走至古道8.5公里處的至良久山、福山植物園和哈盆營地叉路口,再往下切至哈盆營地紮營過夜,來回將近二十公里,也有人會安排一日輕裝單攻至良久山順走哈盆古道,來回須8~9小時的路程,但來到這裡卻一直趕路沒有停下來紮營、玩水還蠻可惜的,建議可以安排兩天一夜的行程。

古道全程大致上皆為平緩,上下坡的路段雖然不多,但沿途雜草叢生幾乎淹蓋整條步道,有許多路段狹小且一旁皆是溪谷,若沒注意踩點很容易踏空跌倒甚至摔落溪底,一路上皆走在樹林中,濕氣很重因此地面較為溼滑,路途中也有許倒木要鑽和跨,以及有好幾處的溪水要通過,夏天前往時溪水都超過膝蓋需要脫鞋涉水,哈盆古道以地形上來說算蠻豐富的,因此不建議登山新手前往。

由於本趟行程重點僅是找一處能紮營玩水的地方就滿足了,因此我們只走至古道約5公里處的南勢溪匯流口,就沒有繼續前往哈盆營地,匯流口平常也蠻多山友會選擇在此紮營,這天下午有一場午後雷陣雨,且雨勢還蠻大的,導致溪水暴漲使得本來溪邊營地都被淹沒,後來我們於古道5K下切處和匯流口之間的樹林間找到一塊營地,有看到地面上紮營和生火的痕跡,應該是之前獵人打獵所留下的,我們稍微整理一下營地就決定在此過夜。

這天雖然因為溪水暴漲沒能如願在溪邊旁的營地搭營,但也意外發現了一整片被巨型山蘇包圍的山蘇營地,不同於在溪水旁的露宿點,這片營地感覺更有原始的野外感覺,若不是下了一場大雨周遭地面和樹木全濕,不然找些乾木材生火後的夜晚應該很舒服。

營地就位於匯流口溪水旁

哈盆古道平均海拔約莫500公尺上下,由於海拔不高因此有許多蚊蟲,除此之外,這裡潮濕的氣候環境也孕育出哈盆一大名產,那就是馬皇特別多,我們脫掉鞋子後才發現兩人腳上都吸附了好幾隻飽滿的螞蝗,在營地休息也不時會有蚊蟲迎面而來試圖攻擊,還好出發前我們有先預料到夏季低海拔山區的蚊蟲問題,噴了些防蚊液和點上蚊香後狀況就改善很多,解決了蚊蟲問題後才能好好享受野營的樂趣啊!

搭好帳篷照慣例先沖杯咖啡喝

將野外的家都佈置好後,結果兩個人都懶得到溪邊玩水,可能是剛剛才淋了一場大雨,此時只想讓身體保持乾燥後喝一杯熱咖啡,野營許多時候和露營相同,除了吃、喝就是在放空休息,至於玩水的部分就等明天早上好天氣再說吧!

野營料理

我們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烹煮食物,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清洗收拾,同樣也能吃到新鮮美味的料理,將需要長時間料理的魚肉等食材在山下先預先醃製並烹煮,再使用簡易真空機將料理真空保存,等到營地時再煎煮並加入調味粉提味,抽真空也能保持肉質彈性且使醬汁更加入味,蔬果青菜則可先洗好切好再帶上山,使用這樣的野營烹煮方式,就算辛苦爬山到營地,還是能快速方便完成許多美味料理唷!

若對於登山或野營料理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

山煮食~登山新手該學習的5種觀念

這趟行程的野營菜單

香煎豬菲利
檸香鮭魚排
橄欖油煎黑麥麵包
洋蔥炒小黃瓜
洋蔥炒花椰菜

若覺得夏天的低海拔山區很悶熱,又或是露營區缺少了大自然的寧靜,那哈盆古道會是一個很不錯的爬山野營行程,可以經歷爬山的辛苦過程,也能感受露營時放空的當下,安排一趟行程來同時滿足爬山與露營的樂趣,這也正是野營好玩的迷人之處。

夏日想要消暑放鬆,就找一處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不需要太硬或過遠路程,有著平緩舒適的營地以及乾淨溪水,簡單走段路即可抵達的目地,隨意搭設屬於野外的家,這就是最完美的登山野營秘境。

Alex

喜愛山與咖啡,第一次爬山將整套手沖器具帶上百岳,站在3000公尺海拔,即使空氣稀薄,仍感受到現磨咖啡豆的香氣四溢,就算身心疲憊,能夠品嘗一杯現沖咖啡仿佛得到精神來源,從此愛上在山品嚐咖啡的享受。
個人品牌『Go Alone Together Cafe』結合咖啡與登山兩大興趣,並假日空檔於桃園石門山賣咖啡。

發表者:Alex Huang

Hike your own hike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