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有一句話說
濁水溪的上游,不是終點,是我們布農文化的起源
彷彿述說著我們此行從孫海橋出發
涉水過濁水溪
步行丹大林道
前往七彩湖的序幕
七彩湖對於登山客來說是一處藏在中央山脈上的絕美高山湖泊
這裡其實是布農族傳統領域
早期的獵場
因處深山孕育著豐富大自然生態
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行走於丹大林道上就像進到了布農族的人文與歷史之中
從溪底一步步爬向3000公尺高的深山
拖著疲累身軀好似也能感受到當初族人從山上遷移至平地的艱辛
布農族分為五個亞群
卓社群(Takiitudu)
卡社群(Takiibakha)
巒社群(Takbanuaz)
丹社群(Takiivatan)
郡社群(Isbubkun)
並分佈在丹大林道山區周圍
我們走進了從前的部落
仍可看見當年所遺留下來的舊社石板屋、舊部落、舊地名山名
只是當年居住在此的族人已全都不在了
留下的只剩下想像與回憶


我們此趟行程從丹大林道出發至七彩湖、六順山來回
這趟遇到隊伍也都是用走的,並未看見搭機車的山友們
雖然林道有幾處崩蹋,但大致上都還算好走
同時也有許多處活水源,基本上只需背行動水即可
第一天從溪谷開始走到六分所
距離約23公里海拔上升2000公尺,是一段漫漫長路
六分所早期是台電工作站,現已荒廢
通常山友們都會選擇在這停留過夜


第二天我們從六分所出發一樣沿著丹大林道前進
走約5公里後會經過一間廢棄工寮
接著走2公里多會來到一條叉路口
可選擇走平緩的丹大林道或捷徑高繞
我們來回都是走高繞路線
畢竟單趟能夠省去約8公里的路程,來回就少走16公里了
可惜的是會無法經過全台最高寺廟的海天寺
如果是搭乘機車前往,則只能由丹大林道通行

高繞路段也是緩緩上坡並沒有想像中陡
途中會經過一大片的扁柏林與許多高壓電塔
走起來相當舒適,並無特別困難地形
漫步在樹林裡不時還可以隱約看見對面的山陵
唯有扁柏林路徑稍微不清楚需要找路看布條
由於走捷徑的關係讓這天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可以好好拍照與休息
是這四天行程中最輕鬆的一天


丹大林道曾封閉多年禁止入山
因2004年敏督利颱風造成台灣發生水災
颱風挾帶大量豪雨使濁水溪暴漲,也讓孫海橋被沖毀
後來為了方便讓台電工程人員進入與布農族人前往舊部落祖靈聖地
便搭建僅可通行摩托車的吊橋以利通行
但吊橋也在2008年辛樂克颱風侵襲之下損毀了,目前只剩流籠可以過濁水溪
山友則是要涉水渡過
正因如此讓丹大山區保有相當原始的生態

接回丹大大林道後突然下起了雨,此時也接近中午
我們遇到了今天第一隊的山友們準備回程下山
得知他們這幾天的天氣都不太好
聊天過程發現其中一位山友是之前IG網友山女孩KIT
沒想到可以在平日這個較少人走的行程相遇
於是我將背包裡的咖啡拿出來沖煮
這也是我在山上帶著咖啡經常做的事
除了假日在龍潭石門山頂擺攤賣咖啡
希望自己爬山時也能在山上分享咖啡給山友們

此趟行程帶了新買的咖啡沖煮器材
Delter coffee press又稱DCP
是去年由澳洲設計上市的全新沖煮器具
看似很像愛樂壓,但卻是利用完全不同的原理去萃取出咖啡
不需要帶細口壺,體積小攜帶方便非常適合帶上山
與山友們喝完咖啡閒聊後,繼續往七彩湖前進
雨勢不旦沒有變小反而越下越大
我們一直走到以前台電招待所和七彩湖叉路口處
此時全身已濕透,突然又見到另一隊山友們從七彩湖回程
他們準備要回到台電招待所住宿
於是我們也跟著前往去避避風雨
考量到這樣的大雨即使到達湖邊也沒有景色
還要在雨中完成搭營,相當狼狽
山友們也一一勸說住在這邊很舒適
不用擠在小小帳篷內聽著風雨聲入眠
他們原先也是計劃到湖邊紮營
因為天氣不好才臨時改變計畫住宿於此,輕裝至六順山來回

我和UU休息討論著後面行程
看樣子這幾天的天氣是會越來越差
七彩湖剛好位於中央山脈的中間點,介於南投與花蓮交界
如果繼續往前到湖邊紮營勢必就要做好淋雨的準備
但住宿於此隔天行程就會有所拖延
因為今天遇到的兩隊山友們都是安排五天來回
而我們則是希望可以四天完成
就當我和UU還在猶豫不決時,雨突然間停了
我們二話不說趕緊出發,希望能在到達營地前都別下雨
終於順利趕到營地並搭好帳篷
登山遇到天氣不好時,紮營後也只能躲進帳篷內
煮東西吃,早早休息
祈禱著明天的天氣能夠好轉

隔天我們一如往常睡到超過預定時間
睜開眼妳說帳篷外似乎狂風暴雨
不想去六順山了,反正以後還可以再來
我打開帳篷出去小便順便看了一下天氣
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天氣惡劣,於是我們還是決定出發
從營地到六順山約4.1公里上下起伏不大,本應該相當好走
但因為前晚的大雨加上滿是劍竹與玉山小檗
即便沒下雨也走得一身濕
走到一半路程時下起大雨
再度全身濕透,妳說想折返不登頂了
我看了時間一下並確認妳身體狀況後
選擇讓身心與大自然抗衡
路途上
我回想剛剛的決定,如果再一次機會
身體告訴我它不想來
但心靈卻慶幸能夠有所突破
最後我們狼狽抵達六順山頂,手機拿出來亂拍幾張照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迅速下山
再度經歷一分鐘前所走的痛苦4.1公里
回到七彩湖沒有撥雲見日的戲劇性天氣大轉變
此刻能看到完整的湖泊
已心滿意足



四天100公里旅程中,曾愜意的走在舒適林道上
也體驗了陵線上的狂風暴雨
如果進入山林是為了透過步行中過程不斷轉化
使我們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與大自然相處
帶著淨化的身體平安回家後
期許著下一趟重新出發的旅程
那對原本就居住在中央山脈深山的族人們
當年因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
而讓布農族人被迫離鄉
離開了祖先長年所居住的地方
對於他們來說
丹大林道無疑就是一條回家的路

荒廢的丹大林道
因東西電輸送工程
台電外包道路維護使得工程車駛入
再度讓這條原始林道邁向文明
而位於七彩湖南方3公里處的六順山
是山岳界知名百岳
更讓山友們紛紛慕名前往
這條漫長林道上沿途雖沒有山屋
卻有台電遺留下的廢棄招待所
但缺乏管理內部髒亂不堪

走在林道上
不禁讓我想起去年於尼泊爾健行步道時
經過許多山區部落
山上居民把自家改建成tea house也就是山屋
提供山友們健行居住和用餐
加上政府規劃完善的步道與配套措施
讓整條步道得已有著完善的整理
並吸引各國hiker前往健行
同時也帶來山上居民穩定收入
不僅保留了當地部落原有的歷史文化
也促進觀光發展帶來商機

在丹大山區布農族人不僅失去了原有的部落與傳統
步道因沒有受到重視與維護早已柔腸寸斷
我們在前往山林的過程
除了獲得在大自然中的淬煉
如何把自然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欣賞大景拍美照之餘
並了解到原住民舊部落與文化的範疇
讓一趟登山旅程從走入山林
成為尋根人文之旅
這或許比登頂站上山頭更有意義